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十一五” 发展规划(讨论稿)

时间:2006-11-27设置

  2006年到2010年既是我国和上海市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中医药高等教育迈向新时期和中药现代化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高等中医药教育更好地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和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根据《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委员会关于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建议》的要求,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以深化学校各项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迎接教育部2007年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评估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医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的水平,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特此制定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十五”期间,通过“三讲”教育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了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党委统揽全局,管理人才,着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各项事业发展最快、最好、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校园硬件建设取得新突破

  2003年9月投资5.8亿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绿化率为40%、功能区分合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气息的我校新校园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启用,教学、科研、办公条件、信息化设施、校园环境等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校园的建成,是我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2004年12月上海市政府科普实事工程的中医药博物馆也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校文化建设标志性项目。

  2.办学总规模取得新水平

  “十五”期间我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是“两校合并”阶段,上海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正式并入我校,由此带来了办学规模的扩容。2001―2002年期间是“稳步发展”阶段,我校坚持稳定学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基本维持在3000余人左右。2003―2005年期间是“适度发展”阶段,根据我校高层次、研究型和外向型的发展定位,按照“十五”计划中提出在“十五”期末学生规模达到4000人以上目标和考虑搬入张江后的办学资源,适度扩大了招生规模,主要调整长学制、本科、专科与高职的招生比例,扩大研究生、港澳台生、留学生规模,到2005年末,在校生规模已达到6933人,其中本科生3410人、专科生(含高职)892人、成教生1060人、博士生328人、硕士生712人、留学生531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3.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

  我校99年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后,学校一如既往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明确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始终把培养人作为教学改革的宗旨,围绕师资队伍、教学手段、临床教学、教学质控等薄弱点着力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有了提高。课程和教材建设上了新台阶,其中获得1门国家级、4门市级精品课程,完成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0余本,并已启动新一轮的教材建设项目,21世纪中医药系列教材大部分由我校教师任主编,已在全国形成了影响。并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方向,由以前比较单一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专业发展至目前的24个专业(方向),专业结构亦渐趋合理。2005年3月我校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4.学科建设取得新成绩

  “十五”期间通过学科建设,对学校、医院、研究所进行学科重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对重点学科和条件相对成熟的学科进行体制改革的试点,给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十五”期间基本形成了一批具有我校特色的重点学科,如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一批):中药学(重中之重)、中医外科;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二批):优势学科中医内科学和中药学,特色学科中医系统实验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点:针灸学、中药生药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肾病;上海市科教委重点学科(第四期):中医内科肝病、中医骨伤学、针灸学;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中医外科、中医肝病、中医肿瘤、中医针灸推拿;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骨伤、中医妇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上海高校E-研究院:中医内科学、一氧化氮与炎症医学。各层次重点学科的建设不但极大地提升了所在学科的水平,如2002到2005年,我校中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有86.7%出自上述重点学科,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中有76.3%出自上述重点学科,其中1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重点学科的建设也对学校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医教研工作产生了辐射作用。目前我校的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其中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硕士学位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个。

  5.科研与产学研联盟取得新业绩

  “十五”期间,我校的科技工作,无论在科研课题总量、经费和科技成果方面比起“九五”均有较大的提高。2001年至2005年累计中标项目751余项,经费8100 万元。“十五”期间,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共获得53项,而“九五”期间仅获得30项。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数已经连续保持国内中医院校首位。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20项。已申请专利33项,获得授权19项。成果转化金额2300万左右。多年来我校积极推进与专业研究院所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实验室,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建立了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上海市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等多个产学研联盟。2004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利数据研发中心上海工作站”暨“上海市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成立,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推进新形势下我国专利实施和产业化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成立上海中医药大学穆拉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

  6.人才队伍建设上一新台阶

  “十五”期末我校拥有6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师生比达到l:9.53。目前我校已有院士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上海市名中医30名、16名学科带头人、26名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109人,硕士生导师209人、53人荣获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7.医院建设取得新跨越

  “十五”是附属医院发展最快、硬件改善最为显著时期。投资5亿元的曙光医院浦东新院已经正式营运、龙华医院门诊大楼竣工使用、岳阳医院完成门诊大楼改造并成功收购金旋大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和附属中医医院的挂牌,为我校培养医学人才增添了新的临床教学力量。医院在外部条件改善的同时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在中医临床学科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中医外科、中医肝病科、针灸推拿科、中医肿瘤科成为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等5个专科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三所附属医院业务总量比“九五”期间有明显上升。

  8.对外教育形成新局面

  “十五”期间我校港澳台生和外国留学生人数明显上升,对外教育的格局已显现规模。目前在校的港澳台生数257人,约占上海市高校台湾生的三分之一。长期留学生数531人,并保持了年均27%左右的增长率,短期留学生数每年600余人次,除03年受“非典”影响外,年增长率也达到61%左右,我校港澳台生和外国留学生规模位居上海市高校前列。

  9.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新探索

  通过调整校院结构,我校组建了基础医学院等八个学院,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学校先后对四个二级学院和二个部门实行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的改革试点,由此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给学校、二级学院、部门和职工个人带来了一定益处。自2001年起,实施了岗级岗薪制的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十五”期间我校开展了研究所临床转制工作,中医骨伤研究所、中医肝病研究所进行临床转制,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与岳阳医院合作,三年来,已基本形成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建设的框架,医院和研究所获得了双赢。为了有利于学校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为教学实验和科技实验提供更优质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服务,新校启用后组建了“教学实验中心”与“科研实验中心”。

  总体看,“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基本完成或提前和超额完成制定的目标。从中,我们也得出一些基本经验:

  (1)坚持以发展为硬道理,解放思想、不失时机地推进新校建设,胜利实现了我校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广阔的舞台。

  (2)在全国高校全面扩招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理性地确定我校的发展规模,打破传统的单一中医药学科招生模式,积极拓展学科专业设置,在社会需求和办学能力之间寻求比较好的结合点,走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道路。

  (3)面临新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及时调整和完善学校的定位,实行办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坚持以科研教学为中心,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术发展与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确定了“人才强校”基本方略,着眼于对人才选、育、用、留四个环节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以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十五”期间由于体制、机制及环境发生变化等因素,学校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与问题,集中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完全学分制的课程与学籍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2.学科、专业的发展仍不平衡,离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还有一定的差距。

  3.师资队伍的规模和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团队尚显缺乏,一些学科后备研究人才梯队没有形成。

  4.我校产学研联盟的构建由于观念陈旧、人才缺乏,尚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突破性的应用型研究成果还不够多,学校发展的经济支撑还较薄弱。

  5.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能量释放还不够充分,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党政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

  6.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二、“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机遇、地位、作用与使命

  1.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中的机遇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指导思想的新的发展和新的认识,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

  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确定在下世纪初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为标志的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要闯出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新路,为此,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举全市之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这就意味着上海教育要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后台走到前台,这也为上海高等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也就是说上海高等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及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要以改革推进高等教育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而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完全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前不久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这也为上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使上海教育在全国能够领先一步,可以说上海教育发展现在正处于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发出的全民动员令与号召。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和科技趋于全球化,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同时竞争日趋激烈。自主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同,因而世界各国都在以自主创新为中心,构建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高校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科研单位,功能也发生转变,即由单一的知识传授、知识创造向知识传授、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有机融合。高校通过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新思想、新知识和创新技术,进行劳动力和知识等生产要素的再生产,提高人才的附加价值,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要因素。高校不仅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而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所处的战略地位,要求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思想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

  上海构建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城市的原创性,主要围绕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等重要技术领域,而中医药学是我国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领先学科之一,是最易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先发展领域,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的增长点,上海已将包括中药在内的生物医药作为支柱产业之一。

  3.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服务于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使命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大功能,特别是进入21世纪,高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服务功能正在逐步得到重视和强化。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后起之秀快速崛起的基本经验,这就要求学校要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放到区域经济的大局中去谋划。

  上海市已将“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线确定为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这就意味着高校,特别是中医药大学在外向型和国际化发展坐标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产学研合作是完成大学使命的重要途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趋势。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高校将自己创造的学术性知识转化为产业性知识,贡献于企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产学研合作的集成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结合和合作,它是在方向明确、目标共同、理念一致的基础上,产学研合作各方更加自觉、更加密切、更加深入地有机、有序的结合和合作,发挥一体化的合力效应,通过互惠互利,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根据上海市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工作主线以及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精神,坚持继承、发展、创新中医药与中药现代化,主动适应上海及全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源泉,主动迎接国际中医药教育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挑战,为社会持续提供中医药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教育和医疗服务。

  坚持以科研与教学为中心、医疗和产学研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针,以国家及上海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术竞争力和总体办学效益。建立健全中医药信息系统,为教育、科研、医疗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服务。发挥科技园区技术创新和教研医一体化的优势,构建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 基本原则

  1.遵循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原则。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国际中医药科技前沿,以争取国家重大项目为契机,全面带动学科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和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坚持中医药特色的原则。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以中医临床疗效为基础,深入开展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研究;同时,要加强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科学及技术的结合,积极开展创新中医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4.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以加强学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素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中医特色又体现时代的风貌。

  (四) 目标任务

  1.奋斗目标

  在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实践教育的前提下,以本科教育为基础,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坚持高层次、研究教学型、外向型的发展方向,走多规格、多模式办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把我校(院)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药复方现代创新研究基地,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将大学建成一所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品牌大学。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全国一流、世界著名的中医药大学。其主要标志是:

  ----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0000人左右,其中本专科生6000人左右(含台港澳学生);研究生1500人左右(含境外学生);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200人左右;境外学历教育学生2000人左右;使得境外学历教育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总数比例达20%,力争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为提高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服务。

  ----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比“十五”期间提高100%;纵向科研经费比“十五”期间提高40%,横向科研经费比“十五”期间提高10%,研究经费(R&D)投入占学校总经费35%以上,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在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重大疾病方向上形成临床研究基地。龙华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肿瘤病、艾滋病方面要在全国形成优势与特色;曙光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糖尿病和传染病方面要在全国形成优势与特色;岳阳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中风病方面要在全国形成优势与特色。同时,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要积极体现中医药的传统优势与特色,提高中医药治疗与新药研发的参与率,为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和提高市民的生存质量服务。

  ----实施“中医药进社区”战略,着力培养全科医生,与雷允上集团联手,实现中药网点与中医师“双进”社区。为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及建设“健康上海”服务。

  ----实施产学研联盟战略,在新区政府协调下,与中科院上海市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手,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上海中药现代化创新基地,聚焦上海中医药创新资源与人才,着力研发新药,在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方面形成重大突破,为振兴上海中药产业服务。

  ----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评估,力争成为全国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在养生、康复、药膳、武术、民乐以及中医药博物馆建设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基地。

  2.主要任务

  (1)教学工作

  ①本、专科教育

  ●规模与培养层次指标

  ▲至2010年末本专科生规模达到6000人左右。

  ▲在本科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各专业(方向)构架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康复治疗、护理学、药学的招生比例,积极申办药理学、法学专业(医学法学方向)。高职高专重点发展护理学、中医美容中医营养、社会养老福利等专业。适度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全方位开放本科各专业(方向)对台港澳华侨生招生口径。积极申办八年制中医学专业教育(博士学位)。

  ▲制定全科医生培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临床见、实习计划,着力培养全科医生,为中医药进社区战略服务。

  ▲改革计算机教学,2006年底之前完成方案设计(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考核要求等),2007年开始在新生中试点,2008年完成相关教材编写,2009年全面施行。“十一五”后期,在本科段及研究生段开设中医信息工程学专业。

  ●质量指标

  ▲迎接2007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力争达到优秀评价。

  ▲夯实中医药主干课程,提高各类选修课的开设质量,重点拓展中医特色思想文化素质类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任意选修课学分比例逐步达到总学分的15%左右,中医、中药专业由校外兼职教师开设任意选修课的比例达到20%。

  ▲加大本科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力度,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人次和获奖层次要较“十五”期间有明显提升。

  ▲着力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和其它听说类证书获得者比例较“十五”期间有明显上升。

  ▲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达到教学要求,学生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较“十五”期间有较大增加。

  ▲培养“上海市教学名师”2-3名,在“国家级教学名师”或其他国家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方面实现突破。

  ▲完善体育俱乐部制度,本专科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建立中医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成立国家级中医教育质量评价信息中心。

  ▲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以迎接“上海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和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达到国家规范。逐步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适应开放式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成立以二级学院有经验的教师为主的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组,负责教学实验的质量。

  ▲总结“生理科学综合实验”第一次试运行的经验,并向全校所有七年制班级及部分五年制班级推广。面向更多七年制班级开设“探索性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建立“探索性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导师库。

  ▲完成2-3本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实验教材编写,争取获市级教学成果奖项。

  ▲理顺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指标

  ▲加大中医专业特色教材建设,建设一批外向型网络课程和配套教材。修订和新编教材20余本,主要课程的教材均配置CAI课件。争取获奖教材2-4本。

  ▲获得市级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数较“十五”期间有较大提高。

  ▲加大以5所附属医院为龙头的中医、中药临床教学基地的基本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规范中医、中药实践教学各环节。

  ●教学管理和研究指标

  ▲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强化二级学院办学职能。

  ②研究生教育

  ▲到2010年末在校的研究生规模达到1500人左右。

  ▲成立课程结构评估小组,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调整。

  ▲构建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培养计划、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的监控,建立学位授予淘汰机制。

  ▲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建立导师考核评估体系。

  ▲建设研究生院网站和数据库。

  ▲ 建立毕业研究生的跟踪调查档案。

  ▲ “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项目争取获得突破性进展

  ③留学生教育

  ▲在校长期境外学生总数达到2000名左右,其中,研究生数占15%以上,短期培训规模逐年提高。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对外教育的品牌战略,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④继续教育

  ▲重点招收“专升本”学生,使在校生规模达到1200名左右。力争自学考在籍考生达到800-1000名左右规模,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每年达到5000―6000人次。

  ▲新增夜大学专业二个。在非学历教育上力争每年有政府项目1―2个。力争新设2―3个教学办学点。

  ▲完成夜大学学分制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学科建设

  ▲提高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上海市重点学科等数量以及建设验收质量,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达到4-5个;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达到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有1到2个学科列入优势学科建设。各级重点学科顺利通过验收。力争在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管局基地建设、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确保教育部(省部共建)中药标准化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争取再有1个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平台立项建设,中药GLP实验室通过评审;通过GCP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学校科学研究共享技术平台。

  ▲加强与完善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再申请并通过1-2个三级实验室;力争申请通过部分计量认证。GLP实验室通过国家SFDA认证,其中啮齿类动物急性和长期毒性等先行通过,“十一五”规划中、后期争取通过非啮齿类(如狗)大动物的安全评价项目。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各级课题更多地提供技术服务。新购进大型仪器进入上海市科委及浦东新区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与有关企业联合建立“新药开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合作模式。

  ▲进一步加快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穆拉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医方证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中医药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的建设。

  (3)科学研究

  ▲争取在承担973项目上有所突破,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中的主要承担单位项目数有所递增,争取达到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继续保持位列国内中医院校前列,项目数争取比“十五”期间增加100%,经费增加80%,其中重点项目数超过“十五”期间项目数。

  ▲科研纵向项目经费力争比“十五”期间增加40%,横向课题经费递增10%。科技学科建设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比例达到35%。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递增10%,达到31项,其中争取获得一等奖。每年申请专利达到20项,以发明专利为主,发明专利超过60%。学术论文水平明显提高,其中SCI收录比“十五”期间提高100%。

  (4)医疗工作

  ▲实施“中医药进社区”战略,为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临床课程与实习基地。

  ▲继续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创建亚洲标志性的、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中医院和全国重点示范性中西医结合医院。

  ▲加速完善医院质量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力度,打造一批特色浓、疗效高的中医特色品牌专科。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展海内外医疗、教学市场,增强辐射能力,扩大医院国内外的知名度。

  ▲加强人才培养和专科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或引进各类学科人才及领军人物。积极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以名中医为目标,加强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和医院后备业务专家的培养,培养一批新一代名中医。

  ▲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促进管理的现代化,建成一流的数字化医院。

  ▲完成基本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医院的整体功能。

  (5)对外合作与交流

  ▲在北美、东南亚等区域再建2-3个以大学为主,关系稳定,项目落实的合作关系,形成比较完整的国际合作网络。

  ▲建1-2个以医疗、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合作项目。建立3-5个布局比较合理的,合作基础稳定,有运作活力的海外培训基地。增加1-2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技合作,促进现有国际科研合作机构及联合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的发展,发挥平台效应。

  ▲建立学生交流制度,逐步扩大学生国际交流规模,力争五年内有100名优秀学生有到海外进修的学习经历。

  (6)师资与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适度扩大教师队伍,2010年教师的总量达到约900人(包括校本部科研人员和临床等兼职教师),其中专任教师500人左右。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其中博士研究生达到4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在校外完成某一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使师资队伍的结构更趋合理、规范。

  ▲力争在达到国家级一流人才领域上有新的突破。打造名医名师工程,力争产生大师级人才。按学科的考核、选拔机制,产生、赋予“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等称号,实行“首席”制度。逐步试行“学科课题负责人制度”。

  ▲修订和完善学校的师资培养规划,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较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的经费,使现有的经费计划翻番,并作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考核分配的重要依据。实现教师、科研和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进一步完善校内考核分配制度,在“十一五”期间职教工的收入总水平进入上海高校的中等偏上水平。

  ▲继续做好高校教师职务与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探索并实行临床医学院教师职务的聘任工作。党政管理人员逐步过渡实行“职员制”。

  ▲进一步推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完善,积极推进两级分配体制,各二级单位在学校总体考核分配制度的指导下,制定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考核、评价、分配机制。

  ▲试行带薪休假制度。有计划地给予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定时间脱产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本学科研修和深造及相关学科的进修学习等业务性“充电”活动。

  ▲实施骨干教师派出计划。有计划地每年派出15名左右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中表现优秀、有潜力的骨干教师,到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研修。

  (7)信息化与图书馆建设

  ▲2006年校园网主干升级至IPv6,“十一五”中后期校园网全网支持IPv6,以满足医学应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咨询等)的特殊需要。

  ▲加快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结合校庆和评估工作,加快学校主页和二级部门子页的信息建设,实现全校或部门的新闻、通告、通知、规章制度、办公流程、咨询服务等都能通过学校主页或二级部门子页操作和发布。

  ▲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2006年底之前,完成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框架建设。2007年起,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框架内的信息支持系统中的各项信息逐步充实完毕,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框架内的信息应用系统中的各项应用平台逐步启用。到“十一五”中后期,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系统正式全面运作。

  ▲加快教育技术应用的资源建设。2006年,完成教育技术应用资源建设的网络平台的开发,在“十一五”的中期,完成所有课程网络资源(包括课件、教案、题库、多媒体资料等)的建设。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改善网络设备,加快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建设下列数据库:医学教育教学视频点播平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信息平台(包括“中医文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文化素质教育专家讲坛视频库”、“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荐书目书评库”、“中医药文化景点导游库”和“馆藏中医文化书目提要数据库”)、科技专家论坛视频库、中医古籍数字化工程。开发出3个能够辅助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医药信息化网站。

  ▲完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及队伍结构,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8)校政工作

  ▲从2006年开始,尝试建立学校拨款与后勤中心的服务工作质量挂钩的机制。2007年―2008年7月,完成服务项目收费的准备工作。2008年7月,争取后勤中心注册成立专业服务公司。2008年7月,校内后勤服务项目实行项目收费,并实现经济利益与服务工作质量挂钩。

  ▲2006年建立后勤对外合作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2007年建立与后勤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置业有限公司的协作和对张江置业服务工作质量的监察,争取通过经济杠杆促进其提高服务工作质量。

  ▲创建节能型单位,尝试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对全校各部门进行用电计量,继续推进节能改造。完善专职、兼职、学生志愿者三支节能管理员队伍建设

  ▲争取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对张江高科技园区置业有限公司食堂的收购工作。规划建设面积8000平方米的学科综合楼、4500平方米学生、教师活动中心、1800平方米体育看台。

  (9)产学研合作

  ▲建设上海中药现代化创新基地,聚焦中医药创新资源和人才,打通中药创新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上海中药新药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获得能力,为全面振兴上海中药产业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

  ▲力争在2006年底前完成学校企业的改制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专利许可和技术转移获得经费争取比“十五”期间增加20%。

  ▲与企业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加快科研的产业化进程。以学校优势技术为主建立中药产业化研究技术平台,通过对数据库、药物提取、中药药理、药物代谢、药学、临床评价等技术的整合,为技术转移、中药研究和开发提供支持。

  ▲推进与大型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质性进展,以双方互惠互利为原则,为学校筹措更多的教育、科研发展经费。

  (四)对策措施

  1.推进依法治校,实行规范化管理

  制定并完善与办学形式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事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规范各项工作的运行模式和程序,依法立章、照章办事、违章必究,逐步使学校管理步入健康、有序、规范的轨道。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和网上服务功能。

  2.加快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逐步建立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按照管理学理论,借鉴组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积极探索采取诸如“矩阵式”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努力实现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变垂直管理模式为分级管理模式,使二级学院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行政管理权、资产经营权和收益分配权。同时,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专家咨询体系及决策体系,充分发挥专家在学术管理与专业领域的决策咨询作用。

  创新运行机制。―是扩大和深化二级学院(部门)的改革力度,在提高二级学院活力的基础上,建立学校、二级学院新的管理格局。完善二级学院的内部考核分配方法,逐步形成“责权利”相一致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二是建立以规划为依据的评估体系,按规划目标对院(部门)、创新平台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进行分类评估。三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在完善岗级分配制基础上,通过增设各类激励项目,将教师实绩与奖励挂钩,激励教师为提升学校水平多作贡献。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四是调整科技管理政策,对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创新平台类型、不同科技活动类型采取不同的科技政策,探索以课题组为主体的人才聘用模式,形成人才流动新机制。在重点学科领域实行特殊的人才评价政策,通过设立“学科特区”、“人才特区”等制度创新举措,加强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

  3.以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按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指导就业选择。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对专业方向作进一步调整。根据中医临床领域不断分化的趋势,大力拓展中医类专业(方向),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与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联合办学的力度,促进理、工、文、医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推行双语教学,加大中医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力度,部分西医课程选用原版教材,中医课程编写使用双语教材,外向型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时病史书写逐步做到双语化,中医诊疗计算机软件与编程知识的普及与使用,以及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等等,所有有利于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提高的措施与方法,我们必须尽快筹划,尽早实施,争取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与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接轨。

  4.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突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修订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要作一次严格的审查和研究,突出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制订多元化、个性化中医人才培养规划,为提高人才的市场适应性提供条件。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要积极推进“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探索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经验,全面实施大学生“德育递进”计划。

  5.锤炼师资队伍,提高我校的核心竞争力

  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元素是具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我校要实现“高层次、研究教学型、外向型”的办学目标,最根本的前提也是要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必须在锤炼师资队伍方面下大力气,化大功夫。首先要强化教研室建设,加强教师资格评定工作;其次作出刚性的制度安排,促进教师队伍构成的结构调整,同时出台一系列柔性的制度安排,以促进教师的校内、校际流动。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建立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并对不同的培养类别采取不同的经费投入办法。 

  6.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中医药科学的突破和发展

  要通过对原有学科的梳理和分析,明确学校在“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点学科、主干学科和一批新兴学科。发扬学校的优势,突出学科内合外联、建设共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专业研究队伍。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投入与支持,为重点学科提供优良的研究条件。建立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内部人、财、物全面负责制,以课题组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制的学科运行和管理机制,为重点学科的自主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要定期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调整与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对研究基地或研究机构进行评估,加强对重点学科的过程管理,建立与规范一系列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包括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管理、学科经费管理办法等。要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展示我校的学术水平,着力提高我校的学术气氛。

  7.促进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联盟

  打破围墙,与其它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充分的联合与合作,,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实验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培训基地等,建立利益捆绑、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形成整体合力,打造张江创新体系平台和中医药现代化高地。根据上海市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的进程,进一步改革二级学院的管理体制,探索包括多元化投资举办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在内的社会力量办学体制改革。要充分利用我校拥有的优质中医药教育与科技资源,加强向周边地区及世界的辐射,当前特别应优先考虑向“长三角”地区渗透,加强与那里的学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办学及联合创办科教园区的工作力度,通过市场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的办学水平和效益。

  8.构筑教育国际化平台,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我校学习、访问或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积极举办或联办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扩大我校的学术影响。鼓励更多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合作医疗。邀请国际著名教授到校讲学。和国外著名大学建立姊妹校际关系,互派学生、学者,互邀教授讲学,开展科研与临床合作,交流图书、资料、教材和出版物,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9.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估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等学府,提高教育质量是其永恒的主题。因此必须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通过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课程考试试卷分析与质量评估、专家督导、整肃考场纪律等一系列手段,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在保持经教育部评估认可的“本科教育工作优秀学校”荣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迎接2007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10.多渠道争取社会的支持

  一是通过构建产学研联盟,与科研机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员互聘。二是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市场机制,拓宽集资渠道。通过对外合作、融资、社会捐赠、增加校办产业收益等手段,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三是积极争取政府拨款。我校整体搬迁是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政府不仅在制度供应上会给我校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且,在资金等方面也会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但是,所有这些政府的支持,都需要我校以积极的工作和努力去争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上有所作为,这样才会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从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

  2006年3月

返回原图
/